业精于勤而荒于嬉,形成于思而毁于随。
——韩愈
中学生朋友们,如果有人问,你认为学习和玩对学生来说,哪一个更重要?你会选择哪一个?想必你一定会选择学习吧?因为学习才是学生的真正任务,如果总是玩的话,就会耽误学业。不信,那就来看看两个真实的事例吧。
李聪明年就要上初二了,他妈妈对他是煞费苦心,可成绩就是提不上来。一天,下雨了,李聪的妈妈马上打着伞,去学习班给儿子送雨伞,可学习班老师却说:“今天他没有来啊,你孩子今天打电话请假说下雨了不来了。”他妈连忙给家里打电话,却没人。原来他是去网吧了,网络游戏成了他的最爱,而且最近他还迷恋上了周杰伦,200元钱的学费都用来买CD了。
张亮他在三、四年级时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,可后来他迷恋上了打篮球,上初中了还在打篮球。结果他今年的期中考试成绩几乎每科都是70多分,可他却还不以为然,期末也不好好复习,导致他期末数学竟然没及格,搞得一家人都挺不愉快的。
上面这两个人,都是由于贪玩而导致学习不好的,可见贪玩的危害性对我们中学生有多大呀!
有人曾经这样问鲁迅先生:“你有这样的学问究竟靠的是什么?”鲁迅说:“别人在跳舞的时候我在看书。”有一个国外的科学家在谈怎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时说:“到了晚上,如果你看到实验楼灯火通明的话,那么这所大学就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。”古今中外,靠勤学苦读、刻苦钻研而取得成绩的事例比比皆是。每年高考放榜之际,都会有一群“状元”涌现在各大报刊之上,畅谈心得体会、兴趣爱好、希望和理想。而他们都有一条共同的成功经验,那就是勤奋刻苦。只有勤奋才能出成绩,只有勤奋才是成功的关键。
在中国古代,关于刻苦学习的故事有很多,比如:
凿壁偷光
这个故事讲的是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。
匡衡出生于农民家庭,生活十分贫困。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,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,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,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。
某天晚上,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,但由于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,根本没法点灯读书。正当匡衡发愁时,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,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,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。匡衡心生一计,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,然后捧着书,倚在墙边,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。从此,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,埋首苦读,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。
萤囊映雪
“萤囊”讲的是东晋时期的车胤。
车胤(公元333~401),字武子,南平郡离县人(今临澧县柏枝乡)。车胤家贫,没钱买灯油,而又想晚上读书,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。车胤囊萤夜读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,鼓舞后辈,永世垂范。他功名仕途一生,为国为民,鞠躬尽瘁,先后曾任:中书侍郎、侍中、国子监博学、骠骑长史、太常、护军将军、丹阳尹、吏部尚书,两次晋爵后,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侯。职守功勋,颇极一时之盛。
“映雪”讲的是晋代孙康。
孙康,晋代京兆(今河南洛阳)人,官至御史大夫。
孙康幼时酷爱学习,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。他想夜以继日攻读,可家中贫穷,没钱购买灯油。一到天黑,便没有办法读书。特别到了冬天,长夜漫漫,他有时辗转很久,难以入睡。实在没有办法,只好白天多看书,晚上睡在床上默诵。
一天夜里,他一觉醒来,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。开门一看,原来下了一场大雪。屋顶白了,地上白了,树上也白了。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,闪闪发光,使他眼花缭乱。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,忽然心中一动:映着雪光,可否读书呢?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,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,果然字迹清楚,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!
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。整个冬天,他夜以继日地读书,不怕寒冷,也不感到疲倦,常常一直读到鸡叫。即使是北风呼号,滴水成冰,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孙康砥砺求进,学有大成,最后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。